《一江明月一江秋》 | 一江明月一江秋花打三个数字

博主:网友网友04-298329

陈沆的妙答一字诗妙在哪里?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位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一字用的很好,一字虽然看起来简单无奇,但用在了作者笔下,却能组合成一首押韵流畅的诗。还可以仔细分析一下读音,恰好像我们展示了一的独特之处,有读YI(四声)YI(二生)......并且恰好反映出了当时的情景:有写景、写事、写物、人...】并且根据诗意仔细想想,竟是个卡字!你看,一帆一桨一渔舟不就像个上吗!然后是一位渔翁一钓钩不就是下字吗!一仰一附一场笑不就是上下组合!一江明月一江秋不就是上面的明月和下面的秋天 吗?!!!

一江秋水一江月的出处

嘉庆年间的进士陈沆的“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有的作“串”字)笑,一江明月一江秋”即是如此。不过,该诗尽管系仿作,但还是成功地描写了一幅渔翁在秋江月下荡舟独钓、怡然自得的生动画面,诗中有人有景,有声有色,简直可以入画。

一江明月一江秋是什么意思?

月光铺满江面,而秋天独特的气候也融入了江水的景色中

表达出作者对如下这种淡泊生活的喜爱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位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一字的读音

一(yì 四声发音)帆一(yì 四声发音)桨一(yì 四声发音)渔舟,一(yí 二声发音)位渔翁一(yí 二声发音)钓钩。一(yì 四声发音)俯一(yì 四声发音)仰一(yì 四声发音)场笑,一(yì 四声发音)江明月一(yì 四声发音)江秋。

《一江明月一江秋》 | 一江明月一江秋花打三个数字

1、一字表数字时读一声。

2、一字在四声字前,读二声。

3、一字在一二三声字前,读四声。

相关字义:

一:

1、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2、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3、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4、表示专一:~心~意。

5、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

6、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7、“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扩展资料

“一”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最小原始单位,最小的正整数,后引申为相同的,无二至的、整体的、全部的、整个的、所有的等。

相关词汇:

1、一绺:表数量。用于线、麻、发、须等。

2、一带:泛指某处及其附近地方。

3、混一:不同的事物混合成为一体。

4、七一: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1921年7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41年党中央决定以召开这次大会的7月份的第一天,即7月1日,为党的生日。

5、一端:事物总体中的一点或一个方面。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双怨侣一声休.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这句话什么意思

这诗是纪晓岚在陪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乾隆见江面这一渔船时,忽命他以“一”字赋诗。这位博学机敏的才子,略一思索,便用了十个一字,脱口呤出。诗中第一、二两句,是据命题而强调了“一”字,第三、四句,是在景物铺垫的基础上,表现了渔翁独钓秋江却又怡然自得的景意,从而描绘出一幅恬静而生动的江水渔歌晚景图。 七言诗,诗用了十个一字,一是数字的初始,被人们看作最完美的;十是满数,表示完整的意思。诗人在只有四句二十八个字诗中,竟用了十个“一”字,且读后又不使人感到重复与累赘,并把那充满诗情画意,让人陶醉的秋色、秋景、秋意的傍晚描绘得那么巧妙,实在令人拍手叫好。

湖面上有一条扬帆却又有人在划浆的渔船,船上有一个老渔翁正 拿着钓鱼杆垂钓。 忽而昂首、忽而俯身,然后是一阵阵的笑声。 这满江的月光 和一江的秋意。。。

微信扫一扫
The End

发布于:2023-04-2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晓望资讯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