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蜂总科 小蜂总科分类检索表
本文目录一览:
- 1、跳小蜂科的介绍
- 2、熊出没一直没搞清楚蜜蜂窝和黄蜂窝的区别
- 3、家里突然出现好多这种蚂蚁,请问是什么蚂蚁?
- 4、为什么地球上可飞行的动物体型都偏小?
- 5、一种黑色细长的蜂在家里筑巢,这种有没有毒,怎么处理啊?
跳小蜂科的介绍
跳小蜂科(Encyrtidae)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膜翅目、小蜂总科的一个科。复眼发达,胫节有1粗而长的端距。
熊出没一直没搞清楚蜜蜂窝和黄蜂窝的区别
不过确实黄蜂就是马蜂。胡蜂科(Vespidae):本科的蜂,通常叫黄蜂或者马蜂,中至大型,体表多数光滑,具各色花斑。上颚很发达。翅子狭长,静止时纵褶在一起。腹部一般不收缩呈腹柄状。胡蜂有简单的社会组织,有蜂后、雄蜂和工蜂,常常营造一个纸质的吊钟形的或者层状的蜂巢,在上面集体生活。胡蜂的成虫主要捕食鳞翅目的小虫,因此,也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蜜蜂属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蜜蜂属完全变态,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带图片的介绍请见: 202.196.80.251dataluomhluomh1kunchongxuemuochimu.htm膜翅目Hymenoptera的特征明显,包括咀嚼式口器,前后翅连接靠翅钩完成等。本类群分布很广,已知种类100000多种,估计至少250000种,包括各种蚁和蜂。根据腹部基部是否缢缩变细,分为广腰亚目和细腰亚目。广腰亚目(叶蜂科)是低等植食性类群, 包括叶蜂、树蜂、茎蜂等类群;细腰亚目(锥尾部:姬蜂科茧蜂科 小蜂科 赤眼蜂科 瘿蜂科针尾部:胡蜂科 泥蜂科 土蜂科)包括了膜翅目的大部分种类,包括蚁、黄蜂 和各种寄生蜂等。膜翅目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蜂和蚂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两对膜质的翅,口器为咀嚼式。腹部第一腹节并入后胸,叫并胸腹节。第二腹节缩小成腰称作腹柄。雌虫具针状的产卵器,有的种类具有刺螫能力,属完全变态类型。膜翅目分为两个亚目。常见科介绍(一)广腰亚目1.叶蜂科(1)体粗短扁平,前足胫节2个端距;(2)前胸背板后缘向前深深凹入;(3)触角丝状,7-10节。如小麦叶蜂、梨实蜂,幼虫食叶或果实,产卵于叶子或果实内。叶蜂茎蜂2.茎蜂科(1)体细长,筒型,前足胫节一个端距(2)前胸背板后缘平直或微凹。本科为蛀食茎干的种类,产卵在植物组织中,如:梨茎蜂、麦茎蜂(幼虫腹末有尾突可区别于麦杆蝇)。(二)细腰亚目(锥尾组)A. 姬蜂总科1.姬蜂科(1)第一亚缘室与第一盘室合并;(2)有第二回脉;(3)第二亚缘室常缩。梢恍〕崾摇?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幼虫和蛹。如棉铃虫齿唇姬蜂、玉米螟厚唇姬蜂。2.茧蜂科(1)第一亚缘室与第一盘室不合并;(2)无第二回脉;前翅一般无小翅室;(3)翅脉在翅缘发达;腹部第2、3节间愈合,不能自由活动。不寄生蚜虫,多寄生于鳞翅目幼虫。姬蜂茧蜂3.蚜茧蜂科(有人归在茧蜂科内)(1)、(2)、(3)同茧蜂科,(4)腹部第2-3腹节间有缝,可以自由活动;(5)翅脉在翅缘多退化;仅寄生蚜虫。如麦蚜茧蜂、烟蚜茧蜂。B. 小蜂总科共同特征:触角漆状,翅脉极退化,仅前缘具1-2条脉。小蜂总科包括的种类很多,绝大多数体型极小,有的0.25mm,大的也只有5-6mm,多寄生于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卵或幼虫,在生防上最为重要。1.小蜂科(1)头及胸部背面有许多大的刻点;(2)后足腿节膨大,下缘有许多锯齿,胫节弯曲;(3)前翅无纵褶。2.跳小蜂科(1)中胸背板无盾纵沟;(2)三角片内角接触,盾间沟平直;(3)中足发达,胫节端部有一粗大的距,善跳。多数寄生于介壳虫,少数寄生鳞翅目鞘翅目卵。如跳小蜂。3.金小蜂科(1)体长1-2毫米,多为金绿色、金蓝色或金黄色;(2)中胸背板盾间沟不完整;(3)盾间沟中间向弯曲,三角片不接触;(4)中足不发达。本目为鳞翅目昆虫天敌,寄生于鳞翅目蛹。如棉铃虫金小蜂。4.赤眼蜂科(1)体极微小,不到1毫米,腹部无柄,腰较粗;(2)翅面上有许多排列成行的毛列;(3)大多数种类复眼红色;(4)跗节3节。本科全为卵寄生蜂,寄生鳞翅目卵。如玉米螟赤眼蜂。赤眼蜂在生防上研究最多。C.细蜂总科缘腹细蜂科触角11-12节;前翅有缘脉和翅痣。卵寄生蜂,成虫体色多为黑色。(三)细腰亚目(针尾组)1.泥蜂科(1)腹部第一节明显呈细柄状;(2)背板不达肩板;(3)前后翅翅脉通常不达翅外缘。如黄泥蜂。2.胡蜂总科(1)前胸背板向后延伸达肩板;(2)前翅第一盘室长于亚中室;(3)翅窄长,休息时纵折。胡蜂科:爪不分裂、不具齿,中足胫节2个端距。蜾蠃科:爪分裂或具齿,中足胫节1个端距。胡蜂蜾蠃3.蜜蜂科(1)后足携粉足;(2)后足胫节无距,头胸等宽;(3)前翅亚缘室3个以上。本科社会分工现象明显,如中国蜜蜂。蜜蜂蚂蚁4.蚁科腹部第1或1、2节变成小节状突起。本科多为捕食性,如广东、福建的黄琼蚁,防治柑橘害虫两亚目(广腰亚目和细腰亚目),80科,估计至少25万种。大多数为捕食性或寄生性,是重要的天地和传粉昆虫,只有少数为植食性。在经济学上,本目昆虫是人类目前利益所见的最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本目昆虫在习性上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其中蚂蚁和蜜蜂占据了三大社会性昆虫的两席。在蚂蚁和蜜蜂中,其社会行为的复杂性让人震惊。附上名称Order HYMENOPTERA 膜翅目Suborder SYMPHYTA 广腰亚目Argidae 三节叶蜂科Cimbicidae 锤角叶蜂科Diprionidae 松叶蜂科Siricidae 树蜂科Tenthredinidae 叶蜂科Suborder APOCRITA 细腰亚目Andrenidae 地花蜂科Apidae 蜜蜂科Braconidae 小茧蜂科Ichneumonidae 姬蜂科Chalcididae 小蜂科Chrysididae 青蜂科Cynipidae 瘿蜂科Eulophidae 釉小蜂科Formicidae 蚁科Halictidae 隧蜂科Megachilidae 切叶蜂科Mutillidae 蚁蜂科Pompilidae 蛛蜂科Pteromalidae 金小蜂科Scoliidae 土蜂科Sphecidae 细腰蜂科Tiphiidae 小土蜂科Vespidae 胡蜂科
家里突然出现好多这种蚂蚁,请问是什么蚂蚁?
好像是一种叫做飞蚂蚁的,小心被被它咬到会产生皮炎。
为什么地球上可飞行的动物体型都偏小?
先看“飞行”这个词的定义,我个人理解的飞行是指能在空中通过自身产生的动力驱动自身的运动。这样一些看起来能飞的动物比如鼯鼠、飞蜥、飞蛙等等由于不能在飞行中产生动力而只能由高到低,只能算滑翔,而不是真正的飞行,还有那些飘在空中的细菌病毒单细胞生物也就更不用考虑了。那么目前能飞的动物分为三类,昆虫、鸟和蝙蝠,毫无疑问冠军必然在昆虫中产生。最小的能飞的昆虫目前应该是Megaphragma caribea Delvare, 1993,暂无中文名,是小蜂总科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的一种昆虫。小蜂总科的昆虫通常为拟寄生性,成虫会把卵产在其他昆虫体内,幼虫孵出后就以寄主为食。这也使得小蜂成了农林业上常用的一类天敌昆虫,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路边的树上见过下图这样的东西。这是被周氏啮小蜂寄生了的柞蚕的蛹,小蜂羽化后会四散飞出来,寻找新的寄主产卵,而新的寄主通常是入侵到中国肆虐的美国白蛾。这种特殊的生活习性使得小蜂中出现了许多极其微小的个体,周氏啮小蜂在小蜂里已经是巨无霸了。上面说到的Megaphragma caribea成虫只有170μm,卵和幼虫不知道有多小。这是该小蜂和草履虫和变形虫的大小对比,都是肉眼不可见的。
讲到小蜂了就顺便科普一下最小的昆虫吧,上面这个只是能飞的最小的,其实还有个Dicopomorpha echmepterygis Jerry, 1998,也没有中文名,是小蜂总科缨小蜂科(Mymaridae)的,成虫无眼无翅,体长139μm。
一种黑色细长的蜂在家里筑巢,这种有没有毒,怎么处理啊?
不管是什么蜂,尽量不要让它在家筑巢,最怕是杀人蜂,会很危险的。如果他已经在房梁筑好了蜂巢,那么建议向消防寻求帮助,千万不能自己动手戳马蜂窝。
本文链接:http://www.wsfy.cn/shehui/202305_1911.html
发布于:2023-05-23,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