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著作

博主:网友网友05-18178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

这个……其实历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同于文学,是有代表作之说的。而是看你研究的领域和分类。如果你的研究在该领域取得成就,促使该领域长足发展,这样就够了,也许各获奖者会在该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论文,但是绝不会因为一篇论文而获得诺贝尔奖。

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都有哪些人物?他们都有何背景?

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每一年的人物都不一样,比如2019年的有阿比吉特·巴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2018年获奖者是保罗·罗默和威廉·诺德豪斯 ,他们都有的背景就是在宏观领域或者在微观领域,都是有很深学术造诣甚至是泰斗性的人物,并且所有的获奖者在该领域都是颇有建树的。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资料及获奖原因~~

近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成就如下: 2007年,由于对机制设计理论(Mechanism design theory)研究的贡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教授赫尔维茨(Leonid Hurwicz)、新泽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讲座教授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迈尔森(Roger B. Myerson)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6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就业与增长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埃德蒙?菲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 2005年,以色列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两位经济学家“因通过博弈论分析加强了我们对冲突和合作的理解”所作出的贡献而获得了1千万瑞典克朗的奖金,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价格战和贸易战这样的经济冲突以及为何一些社区在运营共同拥有的资源方面更具成效”。 2004年,出生在挪威的经济学家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获得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两位经济学家因对动态宏观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而获得了1千万瑞典克朗的奖金。他们的研究工作解释了经济政策和技术的变化是如何驱动商业循环的。 200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获得200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这两位经济学家这个桂冠时称:“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发明了处理许多经济时间序列两个关键特性的统计方法:时间变化的变更率和非平稳性。” 200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恩曼(拥有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丹尼尔-卡赫内曼将源于心理学的综合洞察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从而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维农-史密斯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他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并设定了经济学研究实验的可靠标准。 2001年,三位美国教授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由于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分享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詹姆斯-J-赫克曼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丹尼尔-L-麦克法登,以表彰他们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199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芒德尔,因为他对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区域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分析。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著作

如何才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要想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必要条件有:首先,你需要有比较显著的经济学学术成就,这个不必多说,其次,你必须要无条件认可并推崇“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再其次,你必须要从血统和外貌上是“白人”。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我对诺贝尔经济学奖抱有“主观偏见”,然而遗憾的是,我上面说的三个必要条件,既不是挖苦也不是讽刺——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一、诺贝尔经济学奖只认可西方资本经济学

很多人可能以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重磅权威奖项,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应该能接纳所有趋同和不趋同的经济学现象和经济学理论。

然而,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委眼中,这个世界上最好且唯一的经济学理论,就是西方的资本经济学。而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就认为,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符合西方经济学,那就得看它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而在西方经济学家的解释中,“市场经济”的意思就是——经济可以干涉政治,而政治不能干涉经济。

尽管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按照这样的标准,西方自己都做不到,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仍然是自顾自地将“西方资本经济学”标榜为“世界上唯一的经济学”。

所以如果你想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那么你首先就必须得认可和推崇西方资本经济学。

二、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全部都是白人

要想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光只认可西方资本经济学还远远的不够,你还必须得有纯正的“白人血统”,必须得是名副其实的西方人。

这可不是我胡编杜撰的,而是确之凿凿的事实。

假如我们在网上搜索“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从1969年第一届,到2020年当届,所有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全部都是白人!全部都是白人!全部都是白人!

或许这只是“惊人的巧合”,又或许是“潜规则”,又或许是别的什么,但是至少这再次说明了一点——

如果你想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家,你不仅仅只是需要有经济学学术上的骄人成就,你还需要推崇西方经济学,此外,你最好还得是个白人。

近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谁?

10月9日中午11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以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2013年-2016年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分别是:

2016年度:哈佛大学教授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获奖理由为对契约理论的贡献。

2015年度:美国经济学家迪顿(Angus Deaton)因对消费、贫困和福利的分析而获奖。

2014年度:来自法国图卢兹大学的教授让-梯若尔(Jean Tirole)因其对市场力量和管制的研究分析获得2014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3年度: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Eugene Fama)、彼得-汉森(Peter Hansen)、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因为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微信扫一扫
The End

发布于:2023-05-18,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晓望资讯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